欢迎来到山西省阳泉市文化局网站!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
 
   
非遗保护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非遗保护
细细品味:舌尖非遗持久留香
字体:[ ] 日期: 2023-05-08 作者:

“自从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,我们的产品销售量大大提升。”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再屯娜·卡里穆瓦创立了糕点品牌“伊蔓树庄园洋婆婆”,该品牌拥有上百种口味的糕点。她表示,这几年总有游客专程为吃一口地道风味而来,一些外地朋友还对糕点与民族节日的关系十分感兴趣。

2021年,我国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。柳州螺蛳粉、沙县小吃、桂林米粉等一批拥有良好消费基础的大众美食的制作技艺被收录,收获了众多去当地“品正宗”的新“粉丝”。

一道“牡丹燕菜”,让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享誉海内外,也让这一地方传统风味在位于河南郑州的“只有河南戏剧幻城”景区立住了脚。在这里的真不同饭店,游客可以在品尝佳肴的同时听到这道非遗美味背后的故事。“我们非常注重提升店员的知识素养,引导大家不仅学好技能,还要做非遗守护者和讲解员,做游客认可的导览者。”饭店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揉面、延展、着麻、烘烤……在位于山东淄博的周村烧饼博物馆,海南游客江近洋一览香脆薄饼成型的全过程,还尝到了自家孩子烘烤的烧饼。“传承人手把手教授,孩子学得特别认真。这样一趟边看、边学、边品非遗美食的体验之旅,带来的是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。”临行前,江近洋预定了整整两箱精制烧饼,准备寄给亲友尝尝。

到了江苏扬州,富春茶点必食、茶必喝。这已是各地游客的共识。130多年来,富春茶社将花、茶、点、菜结合,使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以闲、静、雅、适取胜。这几年,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,还推出更多低盐、低糖的菜品,并在浙江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设立了富春小馆,便于游客沉浸式品尝。

“民以食为天,游以食为大。非遗美食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。如果利用得好,可以直接提升饮食消费的内涵和档次,吸引更多游客,对旅游餐饮市场起到积极带动作用,成为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。”文化学者、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戴珩认为,非遗美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,前提是要做好文化内涵的挖掘、解读、传播。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恰能将“身临其境”与“品味美好”的链接效益最大化。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、一次次美好的体验,能更好地传承非遗,从而将人们的舌尖记忆转化为文化体会。

(来源:中国文化报)


--主办: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(阳泉市文物局)--电话:0353-2293668
地址:山西省阳泉市南大街23号 邮编045000 晋ICP备05007173号
最佳浏览效果: IE6.0,1024x768分辨率   网站标识码:1403000028    网站地图